close

中國在一千多年前的養胎之說,其實和現代流行的胎教沒什麼不同,隨著腹中胎兒的成長,從初期懷孕的「宜靜安處」,到「耳無邪聽、口無邪言、心無邪念」,然後是「宜動」、「防躁熱」、「安心神」等為生產作準備,都與現代的胎教不謀而合。

 

當胚胎在母親體內著床,宣告一個新生命開始的同時,除了延續生命的營養輸送帶──臍帶,胎兒就以他自己的方式感應著外面的世界,經由母親這個重要的訊息傳達者,開始了最早的溝通,就像是摩斯密碼般,他自有一套解讀的方式,不論是成長過程中的助力或阻力,隨著臟器的逐漸成形,接收訊息的方法也有所改變,也幾乎是對母親所給予的刺激照單全收,不少人強調胎教足以影響日後胎兒的人格、智力等原因即在此。

 

事實上臨床的研究也已証明,良好的胎教會讓胎兒更富創造力,胎兒的記憶力也會增加,而所謂「良好的胎教」,基本上就是從母親的穩定情緒做為起點。當母親處於精神緊張或呈受過度壓力時,腎上腺素的分泌會增加,因此呼吸和心跳也相對加強,這些訊息透過胎盤促使胎動頻繁,阻礙子宮、胎盤的正常循環,胎兒的成長環境自然也跟著惡化,所以,母親的情緒穩定就成為胎教的必要條件。

究竟胎教從何時開始進行呢?其實早在懷孕前就應開始經營,不只母親在生理上要進入最佳狀態,連心理上都應做好準備,以滿心喜悅的心情迎接小生命,有健康愉悅的開始,才能提供胎兒快樂、健康的成長環境。

 

誠如前面所說,從懷孕前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胎教是需要有計劃的經營,正因為如此,每一位母親也必須學習方法,例如「自律神經訓練」,也就是讓自己在舒適的環境中放鬆,促進副交感神經的運作,使身體和精神穩定;「創造性訓練」,藉由興趣的陶養及美感的欣賞,促進情意、空間、藝術感,對腦部開發相當重要;「胎談」,用不同的方式和胎兒說話,大聲地說我愛你、話家常、說悄悄話、讚美他等等,與胎兒建立親密的關係。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風車生活 的頭像
    風車生活

    風車生活 Windmill Living

    風車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