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婦產科看診疾病的調查,除了與懷孕、生產相關的問題之外,日常最受女性困擾的婦科疾病是月經異常、尿道感染、陰道發炎。

 

第一問    月經異常

初潮過後的前4年以及產後第一次來經後數個月,月經異常是正常的現象。月經異常最常困擾著上班婦女,另外,壓力過大的年輕女性、運動選手等,也容易月經異常,如果是偶發性的異常,狀況解除後就會恢復無須恐慌,然而長期性的異常就必須特別注意了

【症狀及可能成因】

  1. 經血過多或過少:

經量因人而異,但如果所排的量連安枕型衛生棉都不滿一個小時就必須更換,或者是量少到常見內膜碎片排出,那就要注意。經血過多可能是荷爾蒙異常、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症等因素;而經血過少可能是子宮發育不全、荷爾蒙異常及無排卵性月經,二種情況都最好進行詳細的檢查。

  1. 經期過長或過短:

生理期約持續4~5天,只要在3~7天的範圍都算是正常。長達八天以上的月經,可能是荷爾蒙異常、子宮頸發炎,如果量過多且疼痛難挨,極有可能是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症所引起,最好請醫師詳細診斷。經期過短,則有可能是無排卵性月經,或因子宮發育不全、發炎而導致子宮內膜癒合等。

  1. 週期紊亂:

生理期間的間隔約23~37天不等,少部分人會更長,如果有正常排卵、週期固定,則無大礙。無排卵稀發型月經(週期過長)可能是因壓力過大、過度節食,或是卵巢、下垂體的機能異常而造成的。頻發型月經(週期過短)則多是因為無排卵或是荷爾蒙異常。

  1. 經痛:

一般的經痛最多不超過一天,但病理性的經痛可能持續二到三天,而且疼痛難耐,甚至休克。如果經痛在25、26歲之後加劇,並伴隨腹瀉、嘔吐、性交疼痛,或非生理期也有輕微腹痛,那就必須就醫檢查。根據臨床報告,病理性經痛最常見的是子宮內膜異位,其次是子宮肌瘤。

【處理方式】

  1. 如果有上述病理性月經異常現象,應儘快就醫,千萬不可諱疾忌醫。
  2. 注重生理期飲食調理:完全杜絕生冷、冰涼食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喝熱薑茶等。
  3. 注意身體保暖,不要過度勞動,養成量基礎體溫的習慣。

 

第二問    尿道感染

尿道感染是人體最常見的細菌感染症狀之一,不分年齡性別,其中以女性患者居多。尿道感染引發的疾病包括尿道炎、膀胱炎、腎臟病變等,其中以膀胱炎最常見,大約有四分之一的婦女曾患有膀胱炎。膀胱炎的症狀有小腹不適、頻尿但尿量少、尿意頻繁、尿道燒灼、刺痛,甚至會有血尿和發燒的情形。若感染延燒至腎臟,常見的症狀是一側或兩側腰痛、發燒、畏寒,有發冷發熱情形。

【可能成因】

90%的感染細菌來自肛門,再由肛門至會陰,再上行感染到尿道,侵犯膀胱,嚴重時會感染腎臟。其餘原因如水分攝取不足、憋尿、陰部感染、不重視個人衛生等。

【處理方式】

  1. 有膀光炎的症狀時要儘速就醫,以免引起更嚴重的感染,看診後務必依照醫師指示服藥,不可擅自停藥,以防造成抗藥性。
  2. 預防方法為多補充水分、不憋尿、重視個人衛生、保持會陰乾燥、行房前注意清潔並於事後排尿、多吃蔬菜水果、酸性食物、乳酸菌避免細菌孳生。

 

第三問    陰道發炎

約80%的女性曾有陰道發炎的症狀,通常發生在已有性生活的女性,症狀包括陰道分泌物多、分泌物顏色異常、搔癢不適、外陰腫脹疼痛,甚至有異味等。

【可能成因】

臨床上常見的陰道炎有念珠菌(黴菌)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及滴蟲性陰道炎三類。陰道發炎的發生與個人體質、衛生習慣、性行為有關,最近更有因泡溫泉被傳染;而壓力過大、過於疲累,或是內褲過緊等,也會加速陰道炎的惡化。細菌性及滴蟲性陰道炎都會因上行性感染而造成的子宮內膜炎或輸卵管炎,另外也可能合併其它性傳染病如:淋病及披衣菌感染,這樣的骨盆腔發炎容易導致不孕的。

【處理方式】

  1.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注意內褲清潔及更換,少用陰道沖洗劑,保持會陰乾燥,不使用護墊。
  2. 多吃乳酸菌相關製品有助於增加抵抗力,預防陰道炎。
arrow
arrow

    風車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